康强网
会员登入 | 会员注册 | app下载
您当前位置:康强医疗人才网 > 全国公立医院招聘 > 江苏医院招聘 > 无锡医院招聘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信息(三甲)
访问量:
招聘职位:  创伤外科医师(急诊外科方向)、急诊内科医师、超声医学科医师
性质: 全职,社招,应届生
学历: 硕士起
亮点: 有编制
有效时间:  2025-10-24至2025-10-30 [报名中]
联系人:  人力资源处 王老师、杨老师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电话:   051****88809 051****88810 免费看电话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和风路1000号地图/导航
官网:  www.wuxihospital.com/
职位信息
点图片可放大
招聘要求
点图片可放大

2025年下半年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技人才公告

锡人社事招公告备〔202557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直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11名(事业编制)。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与条件见职位信息栏

(一)招聘对象和岗位

招聘对象: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8名,本科及以上2名。

招聘岗位:详见附件,《2025年下半年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技人才简介表》可在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查询。

(二)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政治权利。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廉洁奉公。

3.热爱应聘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此次招聘对象年龄: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711日至20071231日期间出生)。其中,要求博士或者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岗位,应聘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3周岁(198211日及以后出生);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岗位,应聘人员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198011日及以后出生),特别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年龄可再适当放宽。

6.户籍不限。

7.具备应聘岗位所要求的其他条件(以附件明确的条件为准),招聘岗位专业按《江苏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设置,专业条件中还包括部分未列入专业参考目录但确有高等学校开设且有事业单位需要的专业。

8.本次招聘对象中的“2025年毕业生”:指在2025年毕业并已取得学历(学位)证书,且报名时仍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国(境)外同期毕业人员须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取得博士学历(学位)证书的日期可放宽至20251231日。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2025年毕业生”身份报考:

12023年、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以及国(境)外同期毕业且已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证书认证,报名时无工作单位的人员(聘用后有关事项按国家规定执行)。以上人员报名时须已取得学历、学位证书,或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从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参加基层服务项目(“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含原“苏北计划”))的人员,如参加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截止报名时)。

3)以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的人员,退役后1年内的(截止报名时)。

9.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中按2025年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中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其中住培合格证书中的培训专业原则上应当与招聘岗位的专业或类别要求相一致)。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或者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3)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4)现役军人或者国民教育序列普通高校在读非2025年毕业生。

5)与事业单位现有在岗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等亲属关系,不得应聘到岗位后形成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类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明确应当回避的岗位。

6)被聘用到江苏省地方各类事业单位,在2026530日前3年服务期未满的在编(在册)人员。

7)在截止报名之日前,5年服务期未满的新录用公务员,或者有规定(含协议明确)不得解聘离开现工作单位(岗位)的人员,或者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二、报名及审核

(一)报名时间和方式

招聘单位自招聘公告发布之日起接受报名,报名有效期截止至2025113024:00

(二)资格审核

1.招聘单位负责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和复审,应聘人员须经资格复审合格后方可参加考核。

2.专业名称已经调整的专业,如调整前或调整后的专业符合招聘岗位专业要求,由毕业院校(科研机构)出具调整前后的专业为同一专业或专业课程基本一致的书面证明,视为符合招聘岗位的专业要求。

3.对于国(境)外专业和专业参考目录内没有列出的专业,由招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审核意见。

4.资格复审材料:

1)应聘人员须提供:学历、学位证书(2025年毕业生须提供所在院校出具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岗位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委培、定向、联办的毕业生还需提供委培、定向、联办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

2)报考岗位要求提供资格证书和其他证明材料的,其中应聘岗位要求有工作经历及年限的,需提供工作经历及年限证明材料;要求有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等相关资格材料的,需提供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有专业方向的需提供专业方向证明。

3)有效二代身份证。

4)其他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证明材料(如奖励证明、学术成果、成绩单等)。

上述证明材料均需交验原件并提供一份复印件。

(三)缴费确认

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缴纳报名费100元,开考时尚未交纳报名费的视为放弃。

(四)报名注意事项

1.招聘岗位条件中的工作经历年限要求为实足年限。实足年限截止到报名截止之日。

2.应聘人员所填专业名称应与毕业证书上一致,2025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前,应确认本人《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专业与毕业证书上名称一致。报名时所填专业名称与毕业证书上不一致的,视为提供不实信息。

3.应聘人员考核时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且与报名时登记的身份证号一致。

4.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应按招聘单位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核,否则作弃考处理。

5.应聘人员在填报信息时必须认真仔细阅读相关招考信息,确保提供的本人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凡报考时提供不实信息、资料,被取消考试或录取聘用资格的,由本人承担与此相关的责任。

6.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应聘人员存在不得报考的情形或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将取消其报考资格、终止聘用程序。

(七)开考比例

岗位(GD1-GD4)不设开考比例,岗位(AA1-AA5)开考比例为1:3

三、招聘考试

(一)考试内容

考核内容根据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包括招聘岗位所必备的综合知识、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等,主要测试应聘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价值观及仪表举止等。考试内容不指定辅导用书。

(二)考核方式

岗位(GD1-GD4):面试;

岗位(AA1-AA4):

通过资格审核人数≤招聘人数5倍的岗位——面试;

通过资格审核人数>招聘人数5倍的岗位——笔试+面试;

岗位(AA5):笔试+面试。

1.面试

面试时间:以各招聘单位通知为准。

面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合格线为60分。根据面试合格人员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如面试成绩相同人数超过岗位招聘人数的,将组织同分人员加试,并按加试成绩确定排名。应聘人员可在各招聘单位网站查询面试成绩。

2.笔试+面试

1)笔试时间:以招聘单位通知为准。

笔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合格线为60分。根据笔试成绩合格者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岗位招聘人数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应聘人员可在各招聘单位网站查询笔试成绩。

2)面试时间:以招聘单位通知为准。

面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合格线为60分。参加面试的考生需在面试前缴纳100元面试费。应聘人员可在各招聘单位网站查询面试成绩。

3)成绩计算:考核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如总成绩相同,按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排名。应聘人员可在招聘单位网站查询最终考核成绩。

四、体检及考察

1.体检:根据应聘人员考核总成绩,按招聘岗位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人员名单。体检标准参照最新的《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前,在职人员需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2.考察:由用人单位根据《无锡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锡人社发〔20249号),对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政治思想、遵纪守法、道德品质、个人信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情况。

五、公示及聘用

1.招聘单位根据考核、考察、体检结果,集体研究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及招聘单位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

2.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由招聘单位负责办理有关录取、聘用手续。因应聘人员单方面原因在招聘单位规定的期限内未能办理相应手续的,取消其录取、聘用资格。

3.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后,应聘人员无正当理由放弃聘用资格的,在公示期结束后的1年内取消其再次应聘市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的资格。

4.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初次就业的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定职定级。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取消聘用资格,解除聘用关系。聘用人员与招聘单位订立3年以上聘用合同的,除依法依规解除聘用合同外,应当在招聘单位最低服务3年。

5.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聘用资格:①在招聘单位规定期限内,无工作单位的人员不与招聘单位签订聘用合同者,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不能提供与原单位解除关系证明者。②2025年毕业生不能按期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者,岗位条件明确要求的材料不能提供者。③应聘信息及材料不符合实际招聘要求或作假人员。

六、递补

因考察或体检不合格、公示结果影响聘用、放弃或其他原因导致岗位空缺的,由市卫生健康委提出是否递补意见(成绩不合格的不得递补),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应聘人员递补情况按总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一次性递补,并在相应网站公布。聘用手续办理后不再递补。

七、诚信管理

应聘人员在报名、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聘用过程中的非诚实守信行为,将提供给公共信用信息机构。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察环节,将应聘人员个人信用情况作为考察的重要参考依据。

八、政策咨询

报名资格政策咨询:详见岗位简介表中招聘单位联系电话

其他政策咨询:**

本公告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解释。

九、纪律与监督

市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严肃招聘纪律,主动接受监督。

监督举报电话:**

附件1:2025年下半年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技人才简介表

附件2:2025年下半年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技人才报名表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1024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及时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地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附件下载
  • 附件1下载
  • 附件2下载
  • 完善简历邮箱信息,即可获取附件
    完善
    公立报名重点
    规培、职称、证书、教育/工作/实习经历等
    去完善简历 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
    单位简介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是无锡市委、市政府深化“市校共建”工作和优化“健康无锡”战略布局,将原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整合建立的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专科设置齐全,人才梯队合理,医疗设备精良,核定床位2218张,员工2962名,高级职称人员1013名,博士171名,正副教授187名,硕博士导师128名。医院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委省共建单位、江苏省烧伤紧急医学救治中心、首批获评国家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及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
    医院以国家临床重点专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烧伤整形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肿瘤科,江苏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消化科为龙头学科;肿瘤内科、妇产科、胸心外科、麻醉科、肿瘤放射治疗科、核医学科、普通外科、检验科、消化内科(建设单位)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烧伤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肾病科等为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医学科为江苏省老年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科、呼吸内科、病理科、骨科、耳鼻喉科、血液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儿科、药学部、整形外科、重症医学科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实验诊断学位无锡市重点学科,中医烧伤病学、脾胃病学分别为市级中医学重点学科及培育学科。
    医院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设有创面修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烧伤紧急医学救治中心、江苏省烧伤诊疗中心、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烧伤诊疗中心、上海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临床转化中心、无锡市肿瘤研究所、无锡市转化医学研究所、无锡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无锡市烧伤研究所、无锡市肝胆外科研究所,无锡市有毒物质救治中心,无锡市核医学诊疗中心、无锡市肿瘤疾病诊疗中心、无锡市肿瘤筛查技术指导中心、无锡市临床医学中心,拥有盛志勇、付小兵、阮长耿、李兆申4个国家级院士工作站,并与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建立“姊妹医院”。
    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拥有国家级医学分会主委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之名医”1名(吕国忠),依托“太湖人才计划”成功引进马丁院士、宋尔卫院士、李青峰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姜格宁高端医学专家团队;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青年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科研荣誉。获批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获评无锡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
    未来,医院将围绕百姓健康新需求,加快构建国家区域烧创伤医学中心、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无锡),加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做优做强妇产学科、心脏学科、呼吸病学科、影像学与核医学学科、病理学科、麻醉学科、骨科学科、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儿科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口腔学科等一批(专)学科,形成以领先学科、优势重点(专)学科和新兴特色专科为核心的三级(专)学科群体系,为广大市民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APP

    微信

    小程序

    康强医疗人才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