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第二轮滚动招聘有关事项的公告
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及有关工作安排,本次招聘未招满的岗位,后续将滚动招聘。现就第二轮滚动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见职位信息栏)
全省各级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465名。应聘人员可通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hrss.gd.gov.cn)查阅具体的招聘单位、岗位、人数和资格条件(附件)。
二、报名
本次招聘实行网络报名,报名时间为2025年8月11日9:00至29日16:00,应聘人员请登录“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信息管理系统(考生报名)”(https://ggfw.hrss.gd.gov.cn/sydwbk)报名。报名事宜详见系统中的《系统报名指南》。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报名。
本次招聘实行诚信报考,已于2025年5月9日至16日报名参加本次招聘并被确定为拟聘用人员的,不得参加第二轮滚动招聘。
三、其他事项
考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等其他事项,均按《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执行。原公告《报考指南》中涉及“报名首日”的表述,均以第二轮滚动招聘报名开始时间另行计算。
公开招聘岗位表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8月6日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位于清远市清城区,距广州市中心仅60多公里,毗邻白云国际机场,许广高速、广乐高速、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京广高铁在市区设清远站,广清城轨(首期)清城往返花都、白云国际机场,交通便捷。
学院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外语与经贸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旅游家政与艺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学院、食品药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共9个二级教学部门。现有全日制高职学生1.16万余人(不含面向社会扩招部分)。教职工630余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3人,省级科技特派员40余人,清远市高精尖缺人才25人,清远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学院坚持扎根地方,立足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建设区域特征明显、专业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卓越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职工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清远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清远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院办学综合实力稳居粤东西北高职院校前列,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实验(训)场所总建设面积达11.45万余平方米,建有26个实训基地、260个实验实训室,其中护理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互联网技术创新创业公共实训中心、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基地、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共享型公共实训中心等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生物制药技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助产实训基地、商务英语实训基地、大数据与会计实训基地、文化教育艺术公共实训中心、南粤家政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8个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7间,企业资助经费约500万元。数智化健康生活服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大湾区信创网络安全未来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新家政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3个项目成为教育部产教融合重点建设项目。盘活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资源,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为第三批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被清远市教育局立项为第二批清远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有多媒体教室10263个座位、语音室160个座位,专业机房16个,公共机房10个,教学用计算机4222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6055.8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3196元/生。
学院与750多家企业(行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各专业建立了大批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护理、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省重点建设项目。拥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学院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质量持续提高。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文化育人内涵,构建具有清职院特色的“合和”育人文化体系,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美丽校园和书香校园。每年的文体艺术季、科技学术季,49个学生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展现青春风采,助力健康成长。
学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先后与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美国、丹麦、芬兰等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训、交换生学习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院办学标志性成果:
▊获得多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
▊专业(群)建设成果丰硕
国家级骨干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生物制药技术。
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护理、药品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
省级品牌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护理专业群、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群、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群。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康复治疗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