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网
会员登入 | 会员注册 | app下载
您当前位置:康强医疗人才网 > 全国公立医院招聘 > 北京医院招聘 > 北京医院招聘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招聘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招聘信息
访问量:
招聘职位:  预聘制副教授/助理教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教学科研岗位)
性质: 全职,社招
学历: 博士起
有效时间:  2025-9-28至2025-10-27 [报名中]
联系人:  咨询处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电话:   010****1477 免费看电话
邮箱: 投简历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地图/导航
官网:  sbms.bjmu.edu.cn/
招聘要求
点图片可放大

2025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启事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自1954年成立以来,历经70余年发展,设有13个学系、1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及1个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多家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先进技术平台。学院聚集了大量国内外高水平学者,拥有6位两院院士,近百人次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已然发展为国内领先的医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重地。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超亿元,发表科研论文近400篇,包括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论文。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作为基础医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18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内心血管代谢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际先进的科研基地和技术平台。生理学科是首批全国博士学位授予点,首批全国重点学科,稳居全国第一,世界排名14QS排名)。累计培养了4位科技部“973”项目首席、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国际生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正/副理事长、新基石和探索奖获得者等,其中有我国第一代“代谢生理学家”沈寯淇教授,“消化内分泌生理学家”王志均院士,“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第一个“973心血管项目首席科学家”唐朝枢教授和“首届国家杰青(唯一女性)”王宪教授。

基础医学院矢志不渝地将人才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院战略,现面向全球招贤纳士,共绘北大基础医学发展新篇章。为成就您的学术抱负,我们承诺提供一流的科研环境,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先进的实验平台以及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支撑。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网页请登录https://sbms.bjmu.edu.cn

二、岗位设置

招聘职位:预聘制副教授/助理教授

职位系列:教研系列

招聘方向: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血管生物学,血管生理学和血管医学等方向的青年才俊。具有神经调控,免疫代谢等方向与心血管交叉研究背景的优先

岗位职责:致力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并积极履行院系服务职责。学术研究方面,需立足国际前沿,开展原创性探索,致力于产出能引领学科发展、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的标志性成果。

申请条件:

1.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优良;治学严谨端正,身心健康;富有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能胜任本学科课程教学;

2.在国内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显著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可望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成长为相应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的潜力;或已经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学术带头人;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4.能够全职到岗工作。

三、相关待遇

北京大学为教研系列职位提供的薪酬待遇包括但不限于:

1.优厚薪酬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为教研系列人员从事高水平研究创造条件;

3.良好的工作办公空间,教研系列人员均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可根据研究需要独立组建学术团队;

4.积极鼓励学科交叉,可申请北京大学各学院、医院联合聘任岗位、享受额外薪酬及辅聘单位优质的科研资源;

5.提供附属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

四、申请材料要求

1.求职信(Cover letter)(需明确申请职位和预计来校时间)

2.个人简历(Curriculum Vitae,内容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获得奖励等)

3.过去科研情况总结及未来的科研计划(不超过3页)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邮箱):caiyawang@126.com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及时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单位简介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是1954年9月14日成立的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简称基础部)。1960年2月改称基础医学系。1985年5月成立北京医科大学后,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至今。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现设12个系、1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及1个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基础医学”、“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拥有“药理学”二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和实验技术平台。
学院以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著称,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工389人,其中教授73人、副教授9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52人。学院拥有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4人;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人;博士生导师125人。
学院现有本科生1350人,学院招收基础医学和医学实验技术两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并管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四个专业的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基础医学专业为八年制本博连读(Ph.D)学制,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医学各学科师资和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医学实验学专业为四年制本科,培养具有生物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医学基本实验技能、具有从事高级医学实验技术工作基础的医学实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读研究生677人,其中博士生415人,硕士生262人。近年来有6篇博士生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学院培养的学生以学风严谨、实践综合能力强、开拓创新、潜力大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教育和科研部门的赞誉。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医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在教学方面,基础医学院承担医学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英语、医学实验学、医学检验学等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每年完成3000余名学生的30余门必修课、20余门选修课的多轨道、多层次教学任务。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0门;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05年和2009年共有两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一等奖,2012年有一项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学院被评为”北京市模范集体;2006年和2008年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病理学、免疫学及人体解剖学分别被评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7年和2010年“生理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及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及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基础医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2013年北京大学生物创新实践基地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6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11年1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2012年1人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科研方面,学院主要从事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科学研究综合实力雄厚。近5年,每年批准立项各类科技项目百余项,其中半数以上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科技部项目课题,年均科研经费约亿元;年均发表科研论文近40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年均250篇,包括Science、Nature、Cell、NEJM、NatureMedicine等顶级期刊论文。在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发病机制、干细胞研究、感染与免疫、神经科学研究等学科前沿热点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学院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临床病理诊断、重大传染病防治、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等科技服务和医学服务,年均开展各类病理检测18万例,大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贡献。
近年来,学院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前沿和人类重大疾病防控需求,把握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大力开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基础医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北京大学“基础医学”连续5年排名第一;“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自2021年首次发布以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蝉联排名第1、层次A+。通过“双一流”建设与发展,学院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多层次基础医学教育、人类生命科学和疾病防治基础研究的教学科研基地。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试点专业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3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本科育人团队”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学院不断加强教育科研国际化,构建中外合作平台,与几十所世界一流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致力于培养品行优秀、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勤奋务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一流医学人才。5年来培养博士毕业生522人,硕士毕业生319人,学生毕业后多就职于医学院校、医院及科研机构、医药企业、政府及教育行业,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在国内外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院近年来逐渐加强生物技术和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与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的合作,在科技开发工作中也取得一些重大进展。在基因工程药物、肿瘤的免疫治疗、肿瘤显像剂、干细胞转化医学、电针镇痛与戒毒、诊断试剂研制等领域,一批新开发项目已取得动物实验或临床试用的良好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学院还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借鉴世界先进的医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整体办学水平。已与几十所世界一流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项目合作研究、人员交流、合作举办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建立了广泛的深层次联系。
历经60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在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已成为国内著名的、以发展多层次基础医学教育、研究人类生命科学和防治疾病的基础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科研中心之一,是国家基础医学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训基地之一。
本单位职位
更多信息
序号 发布日期 职位名称
1. 2024-2-15 [已结束]教学科研职位人员 
2. 2023-9-6 [已结束]课题研究人员 
3. 2023-1-6 [已结束]研究技术系列教师 

城市搜索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APP

微信

小程序

康强医疗人才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