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网
会员登入 | 会员注册 | app下载
您当前位置:康强医疗人才网 > 全国公立医院招聘 > 广东医院招聘 > 东莞医院招聘 > 东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招聘
东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招聘信息(三甲)
访问量:
招聘职位:  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中医科医生、肿瘤科医生、介入与血管外科医生、病理科医生、康复医学科医生、心血管内科医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主治)、风湿科医生、皮肤科医生、老年医学科医生、创伤急救外科医生、产前诊断中心医生、普外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疼痛科医生、胸外科医生、妇科医生、放射科医生、麻醉手术科医生、骨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口腔科医生、儿童精神科医生、检验科专职科研人员、生物样本库专职科研人员、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
性质: 全职,社招
学历: 本科起
亮点: 有编制
有效时间:  2025-10-13至2025-10-24 [即将报名]
联系人:  李老师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电话:   076****36318 免费看电话
邮箱: 投简历
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新谷涌万道路78号地图/导航
官网:  www.dgphospital.com/
职位信息
点图片可放大
招聘要求
点图片可放大

百万英才汇南粤|东莞市公立医院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现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粤府令第301号)有关规定,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决定集中开展2025年全市公立医院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见职位信息栏)

全市公立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22名。应聘人员可通过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dghrss.dg.gov.cn/)、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网站(http://dghb.dg.gov.cn/)查阅具体的招聘单位、岗位、人数和资格条件(附件1)。

二、招聘对象

招聘对象为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对应职称要求的人员。其中,应聘人员须于资格复审前取得相应证书及岗位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薪酬待遇

获聘人员为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享受国家及省政策规定的薪酬待遇。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报考地或单位的相关人才优惠政策。

、招聘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公开招聘: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招聘公告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参加公开招聘:

1.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报名首日前为东莞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方法

采用电子邮箱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202510139:002416:00(以电子邮箱收到完整报名材料为准)。下载和填写《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附件2),并附上个人简历和岗位所需资料的扫描件,发至报名电子邮箱。

2.报名提交的资料

1)《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含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电子照片);

2)身份证正反面PDF扫描件;

3)学历、学位证书及认(验)证证明PDF扫描件;

4)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有关证明材料PDF扫描件;

5)专业资格证书PDF扫描件;

6)初级医师需提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或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明PDF扫描件;

7)个人简历;

8)工作经验证明或社保缴费证明等PDF扫描件佐证材料;

9)其他相关佐证材料PDF扫描件。

以上材料须真实有效,在参加考核时一并提交报名资料的原件以供查核。

3.报名电子邮箱地址:见附件1

(二)资格初审

资格初审时间:自20251027日至31日。根据招聘条件,由招聘单位负责报考资格初审,对应主管部门对资格初审结果进行复核。资格初审情况由招聘单位通知考生,并通知通过资格初审的考生资格复审时间和地点。

(三)考试

本次集中招聘考试采取直接业务考核方式进行。根据考生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按岗位拟招聘人数确定等额的体检人选。

1.资格复审

直接业务考核前,由招聘单位对入围直接业务考核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凡材料不齐全、与报考条件不符、不能提供规定证件材料、现场查核未能提供原件的,取消其直接业务考核资格,并书面告知相关事由。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

2.直接业务考核组织

招聘单位成立同行专家考核组对应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进行直接业务考核。

具体测评方式由招聘单位根据岗位需要确定,可以单独选用或综合使用纸笔考试、结构化面试、试讲和技能测试等方式组织进行。

招聘单位将以适当方式通知入围直接业务考核人员参加考核,并在相关门户网站公布考核时间、地点、测评方式、成绩计算等有关事宜。考试为百分制,设定80分为合格分数线。

3.考试综合成绩计算

综合成绩即直接业务考核成绩。

(四)体检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在综合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与招聘岗位数量等额的体检人员,并按规定组织体检。体检人员名单、体检结果由招聘单位另行通知。

(五)考察

招聘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根据体检结果确定考察人选,并按规定进行考察。

考察阶段重点审查应聘人员的个人档案,审核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是否符合岗位条件,对于个人档案丢失或个人档案材料严重缺失以及职称无法确认等情形,按考察不合格处理。

(六)拟聘人员公示

考察合格者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在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网站公示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七)办理聘用备案

公示期满,没有异议或者异议不影响聘用的,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自公示期满之日起30日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向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办理拟聘用人员备案手续,并及时签订聘用合同。聘用人员按照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八)递补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进行递补:

(一)应聘人员体检不合格的;

(二)考察人选未被确定为拟聘用人员的;

(三)拟聘用人员公示结果导致不能聘用的;

(四)拟聘用人员放弃聘用的。

递补人选应当从同一岗位综合成绩合格人员中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产生,并按照体检、考察、公示等有关规定办理。

递补工作原则上在本招聘周期内完成。

三、其他事项

(一)考生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否则报名无效。应聘人员应符合公布岗位的资格条件,报名时提供的有关材料必须真实、准确,且需与在《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中填写的内容一致。考生提交报名材料不齐、不在规定时间内报名或不按规定提交报名材料等,视为报名无效。

(二)考生要保证所填报资料真实和正确,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如因个人填报信息失实,提交佐证材料不完善或不符合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而被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的,责任由考生自负。报名时与考试全过程使用的照片应保持一致。

(三)以评审、认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需在考察阶段通过职称确认。未能通过职称确认的,取消聘用资格。

(四)本次招聘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有关规定执行。

(五)本次招聘中如有涉嫌违纪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追究责任。

(六)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并纳入岗位报考具体条件(其中,住培合格证书中的培训专业原则上应当与招聘岗位的专业或类别要求相一致);

(七)岗位表中以上”“以下均包含本层级。

(八)岗位表中涉及要求具有医疗机构工作经验的,可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盖有公章的证明或者提供社保凭证;岗位表中涉及具体科室工作经验或者具体工作经历的,要求提供盖有单位公章的证明。

(九)年龄及工作年限计算时间截至报名首日。

(十)应聘人员对参加本次招聘有疑问的,报名期间可致电招聘岗位所属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咨询(附件1)。电话咨询时间为:工作日8:30—12:0014:00—17:30

咨询答复仅对公告内容及政策给予解释,不对应聘人员是否符合岗位条件进行确认。

监督电话:23281199(市卫生健康局)

附件1:东莞市公立医院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表

附件2: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2025930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及时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地区: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
附件下载
  • 附件1下载
  • 附件2下载
  • 完善简历邮箱信息,即可获取附件
    完善
    公立报名重点
    规培、职称、证书、教育/工作/实习经历等
    去完善简历 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
    单位简介
    医院始建于188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西医院之一。经过137年的积淀,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3月,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2023年4月,正式挂牌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在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A+等级,并在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全省第6名,位列全省地市级医院首位。
    医院总占地面积40.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63万平方米,下辖红楼院区、普济院区2个院区,中心门诊部、第一门诊部、第二门诊部3个门诊部,定编床位3100张,实际开放床位3100张。先后与谢岗医院、市康复医院、黄江医院、万江医院、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医疗联合体,与市水乡中心医院、道滘医院、望牛墩医院、中堂医院、洪梅医院建立东莞水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建成东莞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年门、急诊量达376万人次,出院人次超15万,手术(含操作)13万台次。在岗员工4772人,其中,正高职称225人、副高职称639人,博士125人、硕士7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名,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名,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6名,省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东莞市特色人才43名、市名医58名、市医学领军人才8名、市医学学科带头人34名、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8名、市医学学科骨干197名,“东莞名医”人才引进培养项目7人、市医学领军人才引进培养项目17人、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引进培养项目20人、市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培养项目4个。3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医院专业分工细,覆盖病种齐全,设有43个临床学科,11个医技科室,拥有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省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和18个市临床重点专科、4个市临床特色专科、7个市中医药重点专科,锻造高质量“1+N”学科群发展模式。国家胸痛中心、国家房颤中心、国家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国家心衰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高级认知中心(建设单位)、CAAE二级癫痫中心、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四星救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Ⅰ期临床试验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东莞市静脉血栓防治基地、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血友病治疗中心、广东省肿瘤诊疗建设示范单位、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广东省第一批市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广东省二级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以及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基地和东莞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先后落户我院。
    医院技术实力雄厚,专注于发展尖端医疗技术。成功实施多项国家级限制类技术,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消融治疗、体外膜肺氧合(ECMO)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治疗等,具备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神经血管介入诊疗、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以及各种内镜诊疗技术等广东省限制类技术能力,可开展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和心室辅助技术。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尤其在心脑血管介入、创伤救治、重症孕产妇救治、新生儿疾病救治等方面逐步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经导管/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心脏调节器(CMM)植入术、经皮二尖瓣钳夹术、3D打印技术、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肝复发癌再切除或微创消融并分子靶向免疫综合治疗、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第9段肝脏肿瘤微创消融等技术、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等。在微创、介入等多个医疗技术领域居省内先进水平,腔镜技术已向减孔、单孔、自然腔道等方向发展。
    医院拥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包括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手术机器人)、PET/CT、SPECT/CT、3.0T磁共振、256层CT、双源CT、256排螺旋CT、全数字化血管减影(DSA)系统、实时四维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系统、多层螺旋CT模拟定位机、高剂量率后装机、经颅多普勒及无创血压监测系统、超高清神经内镜系统、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及配套设备、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MO)、外科手术导航系统、高频手术系统、4K荧光腹腔镜、3D腹腔镜、电子小肠内窥镜、基因测序仪、生物辐照仪、生物透射电镜、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多功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CT成像、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超高分辨小动物超声系统、高分辨率心脏功能标测系统、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全自动活细胞成像系统等,显著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科研水平和急危重症处置能力。
    医院坚持走科教兴院、医教相长之路,是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和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拥有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9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2个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点,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东莞临床医学院、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全国1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现有博士后合作导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104人,高校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及教师308人。重视科研人才培养、引进和科研投入,已接收进站博士后44人。是东莞市肿瘤临床医学研究所、东莞市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东莞市公立医院中心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近5年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课题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项(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5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省市联合基金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2项、重点项目1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9项,发表医学论文2300余篇,其中SCI论文644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IF>10的SCI论文34篇。医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至今已备案药物临床试验专业19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9个,并于2018年建成Ⅰ期临床试验中心。主持和参与Ⅰ类创新药物、国际多中心新药、仿制药生物等效性、新医疗器械、新体外诊断试剂等注册类临床试验项目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500余项。2023年10月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现场评审,标志着我院实验室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走向规范化、国际化、标准化。医院持续推动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设置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包括了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实验动物中心等科研平台以及东莞市肿瘤临床医学研究所、东莞市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两个市属平台。获批东莞市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承担转化医学研究、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牵头开展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大型医疗设备的临床转化和应用研究,2023年4月,BNCT治疗中心大楼落成;2024年8月,BNCT研究中心大楼动工建设。成功获批“恶性肿瘤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与应用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是东莞市卫生健康系统首个省级研发平台。
    医院坚持“医护同心,关爱社群”的服务宗旨,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1994年获国家“爱婴医院”,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授予“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拥有1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4个省级青年文明号,9个市级青年文明号。2022年设立“东莞市慈善会红楼仁爱慈善基金”,致力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患者,2023年顺利通过国家电子病历五级评审,2024年1月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启用。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百佳优质示范品牌医院、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文明医院、百家文明医院、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集体、“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医疗系统先进集体,东莞市文明示范单位、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文化建设标兵医院、园林单位等荣誉。医院党委荣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称号。医院稳居全国地级市医院竞争力榜单前列,连续10年保持全省地级市医院竞争力前三位,获“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称号。2018年3月,医院高分通过“三甲”复审,标志着医院在新医改形势下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24年9月,科教综合楼和急救中心工程(“TID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工程。
    在新的征程上,医院将秉承“自强不息,仁爱博精”的院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和发扬百年红楼精神,充分发挥在全市医疗行业的龙头作用,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医院工作的主线,大力推进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能力建设、科研能力建设、教学能力建设、制度与机制建设和专科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推进“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转变,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APP

    微信

    小程序

    康强医疗人才网APP